慢性肾病稳定住就不用复查了吗
慢肾脏病是肾脏细胞出现实质性损伤后,不断慢性进展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肾脏内发挥重要作用的“组件”:肾小球和肾小管两大细胞,发生了纤维化,随着纤维化不断发展肾功能开始出现硬化,肾脏萎缩,发生肾功能衰竭达到50%以上,尿毒症的风险就非常高。今天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就来和大家讲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肾脏细胞的萎缩可以把细胞看作一个个小气球,扎了一个针眼,开始看不出变化,慢慢地随着漏气气球开始变小、萎缩,肾脏细胞也是不会一开始坏死,但会慢慢失去功能。
目前我国肾病发展到尿毒症的几率自由1%,2%,不算太高,所以说不一定会发生尿毒症。
总体上还需要考虑这几方面因素:病理类型(是原发还是继发),基础病、患者自身免疫状态、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后期护理等等。
肾病发生后,稳定住就可以不复查了?
很多人可能初期发现肾病后,由于不了解,可能会像刘先生那样没有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对病情发展到何种程度了解不足。事实上,慢性肾脏病是一种病程较长的病,有一定的复发性,尤其肾功能出现实质性损伤后。即便病情稳定后,部分患者仍然需要维持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慢性肾病的种类包含多种,有一些类型属于低危型,有一些属于高危型,需辨证地看待。及时病情轻不重视,也会有恶化的风险,病情重重视调整加治疗,也不一定太早尿毒症。
低危型类型:IgA肾病、膜性肾病1,2期、肾炎早中期、微小病变性肾病早中期等等。
高危型类型:糖尿病肾病3期,5期,多囊肾中后期、膜性肾病中后期、狼疮性肾炎中后期、局灶阶段性肾小球中后期等等。
肾病在发展到尿毒症的过程中,查出5种问题,一定要重视。
尿液有泡沫,考虑尿蛋白
多出现在肾病早期,在肾小球受损后,基底膜受损空隙增大,导致大分子蛋白漏出来。通常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可看到加号,进一步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明确蛋白漏出,超过克。
双下肢水肿
双下肢出现按压后,出现指凹性的水肿,短时间内不易恢复。多为肾性水肿,与肾脏受损后,体内代谢失衡有关系,也与大量尿蛋白漏出相关。
尿量逐渐减少
正常情况下尿量每天不低于1500毫升。肾脏细胞受损后,过滤排毒功能下降,生成原尿的减少,导致尿量会逐渐减少。如果单日尿量低于1000毫升就需要注意了。
四肢麻木、肌肉酸痛
多与血钾升高相关,肾病中后期阶段,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体内电解质出现紊乱,出现血钾指标的升高。钾离子蓄积血液内,会引起四肢麻木、肌肉酸痛等情况。比较典型。
贫血
肾性贫血也是肾病比较常发的症状之一。主要是肾脏受损后,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刺激骨髓造血减少,导致贫血的发生。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提醒:患者要在发现病症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让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
- 上一篇:肾脏疾病为何会引起高血压?
- 下一篇:慢性肾病出现早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五脏之【肾】
肾位于腰部,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说:『腰者,肾之者。』由于肾藏无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为先天之本】是指肾的功能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强弱、生长发育迟素、脏腑功能盛衰的根本。肾为腑胀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肾。
咨询预约《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桅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形。
《景岳全书。肿胀》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咨询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