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中医文化

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对这一源头思想的肯定与发扬。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卷无非是在表明我们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执著,我们既是传统的捍卫者,也是文化的诠释者。如此强烈的历史意识表现在中医文化当中,造就了中医学浩瀚的注释、发挥之作。这种寓创造于解释,寓革新于继承的发展模式,保证了中医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使得千百年来的医学理论及其表达方式、评判标准等有着系统的统一性。
这种实用理性不是讲究精确概念的辩证法,也不是否定的辩证法;而是讲究人生哲理的辩证法,是强调和谐的、互补的辩证法。它满足于对事物的笼统模糊的整体直观把握。中医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中医理论的发展总是隶属于临床医学的进步,其理论要么是对经验的理论概括,要么是治疗学上的理论。
有机的自然主义是指中国古代思想界拒绝用任何形式的超自然主义或机械论来看待世界,便是“天人合一”。这种有机的自然观使得几千年中医医道虽老不衰。
中国文化喜欢强调它空灵淡雅的性灵境界,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严格定义的概念。因此,人们在交流自己的经验时便会感到语言的局限,常常运用象征、隐喻。这种语言困境同样体现在中医中,这也是我们称其为医道,而很难称其为医学的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大概需要再发展十几年之后,才可能真正科学地严密地解释和回答中医凭几千年经验所归纳和构造的这一整套体系。
五脏之【肾】
肾位于腰部,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说:『腰者,肾之者。』由于肾藏无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为先天之本】是指肾的功能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强弱、生长发育迟素、脏腑功能盛衰的根本。肾为腑胀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肾。
咨询预约《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桅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形。
《景岳全书。肿胀》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咨询预约